【故事简介】
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一个岁末,隐居临安郊外牛家村的忠良之后郭啸天、杨铁心家遭横祸,被与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勾结的南宋官府害死,已怀身孕的郭夫人李萍、杨夫人包惜弱也双双失踪,噩耗传来,郭、杨的好友全真教道士丘处机怒不可遏,对杀害郭、杨的凶手进行了追杀。他惦念失散的朋友家眷,在临安一带四处奔走打探未果;接着又因受奸人段天德蒙骗在嘉兴与江南七怪发生冲突,两败俱伤。事后,丘处机与江南七怪识破奸人阴谋,释兵言和,但比武未分胜负,丘处机相约江南七怪一同寻人,由自己去救助杨铁心妻子包惜弱,江南七怪去救助郭啸天妻子李萍,并各自将两家的孩子教养成人,十八年后重会嘉兴,由郭杨后人代为比武再分胜负。江南七怪义薄云天,慨然应诺。 郭妻李萍在丈夫遇难后,先受到南宋军官段天德挟持,后又为金兵所俘,一路漂流到了蒙古大漠,怀胎十月后产下一子,李萍依丈夫遗言为孩子取名郭靖。 光阴飞转,转眼郭靖已经六岁,这一年他因舍命保护草原英雄哲别受到蒙古大汗铁木真赏识,被铁木真带回军营,不久又与铁木真的幼子拖雷结为“安答”。 此时江南七怪也寻访李萍母子到了蒙古,并终于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找到了郭靖,六年辛苦于一日之间得到报酬,七怪喜上眉梢,当即便对郭靖启蒙,开始传习各门武功。 十年后,郭靖已长成为一个粗壮少年,他虽天资鲁钝,但由于六怪严督紧促,再加上自己勤奋努力,后又因得全真教掌教马钰传授玄门内功,武功已经初成。这十年铁木真东征西讨,终于统一大漠,被尊为“成吉思汗”。郭靖因颇具战功,被成吉思汗招为“金刀驸马”。 十八年之约将至,江南六怪带郭靖南归,为了让郭靖历练江湖经验,六怪命郭靖先行,自己尾随其后。郭靖赶到张家口,与女扮男装的少年化子黄蓉邂逅,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倾心。 郭靖一路南行至金国的中都北京,在城中他因不满一个轻薄王子欺负卖艺弱女穆念慈与之发生恶战,险遭王府爪牙毒手。这个下流王子正是郭靖未曾见过面的义弟杨铁心与包惜弱之子杨康(当时叫完颜康),当年包惜弱与丈夫失散,被金国王子完颜洪烈骗到北京,包惜弱为抚养杨康,被迫忍辱做了完颜洪烈的王妃。 郭靖、黄蓉相伴而行,在长江边他们与一个举止奇异的老丐相识,这个老丐便是与黄蓉之父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齐名的武学宗师丐帮帮主“北丐”洪七公,洪七公喜欢郭靖朴实忠厚,更喜黄蓉伶俐聪敏,遂将两人收入门墙,并把平生杰作刚猛绝伦的降龙十八掌授与郭靖。 靖、蓉辞别洪七公,继续南行,在太湖归云庄两人不期与被太湖群雄截获的金国钦差杨康和杀害郭啸天的南宋军官段天德相遇,杨康杀死段天德,并将郭、杨两家的家世告诉杨康,杨康答应与完颜洪烈决裂,并与郭靖结义,但与完颜洪烈终究难舍,并将郭靖北上行刺完颜洪烈的计划泄漏出去。 郭靖行刺不成,遂与黄蓉雇舟入海,赶往桃花岛,在岛上他巧遇武林奇人全真派高手周伯通,与这位嗜武成狂为老不尊的“老顽童”义结金兰,并得周伯通传授“左右互博、分心合击”的绝技。洪七公遭“西毒”欧阳锋暗算重伤后,黄蓉临危受命,接替了洪七公的丐帮帮主之位,和郭靖一同赶往洞庭君山参加丐帮大会。 与此同时结义兄弟杨康也来到岳州,他利用盗取来的丐帮法杖,企图假冒丐帮新任帮主,驱使帮众投降金国,靖、蓉及时赶到,揭穿了杨康的阴谋。 数日后,靖、蓉为寻找岳飞的《武穆遗书》来到沪溪铁掌帮重地,结果行踪暴露,黄蓉被铁掌帮帮主裘千仞打成重伤,幸得已经退位出家的“南帝”一灯大师救助才免一死。此间,欧阳锋伙同杨康窜入桃花岛,将在岛上做客的江南七怪中的朱聪等五人杀害,并趁机嫁祸黄药师,企图在武林中掀起一场血腥风波,致使郭靖、黄蓉这一对有情人反目为仇。事后黄蓉机智地识破了欧阳锋、杨康的阴谋,洗雪了这一冤狱,并将作恶多端的杨康除掉,但她自己却落入了欧阳锋的魔爪。郭靖闻听事情真相,心中愧疚万分,便四处奔走寻访黄蓉下落,结果却是音信皆无。 半年以后,郭靖寻访到了蒙古大漠,正赶上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为了擒杀杀父仇人完颜洪烈,郭靖请命出征,被成吉思汗任命为右军统帅。不久黄蓉、欧阳锋也先后来到西征军中,郭靖为让欧阳锋不伤害黄蓉,答应抓到他后三次饶他不死。后靖、蓉联手与欧阳锋展开恶斗,数次将他擒获,接着郭靖又依黄蓉之计,在攻打花剌子模都城撒麻尔罕的战斗中立下巨功。成吉思汗西征成功,遂产生了南下攻宋的野心,郭靖不愿与自己的父母之邦作战,决心与母连夜逃离蒙古,不料却被成吉思汗察觉,母子被擒,李萍为保儿子忠义,当场自尽,郭靖因哲别、拖雷相助才得以逃离蒙古。 郭靖惨遭巨变后,心灰意冷,幸得丘处机启发教导才得以重新振作。第二次华山论剑日期已到,东邪、西毒、北丐以及少年高手郭靖纷纷出手,最后“武功天下第一”被逆练九阴真经已经疯癫的欧阳锋夺得。在华山之巅,郭靖与因误会出走的黄蓉再次相逢,和好如初,最终结为一对武林侠侣。
【作品后记】
《射雕英雄传》作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零年,在《香港商报》连载。回想十多年前《香港商报》副刊编辑李沙威兄对这篇小说的爱护和鼓励的殷殷情意,而他今日已不在人世,不能让我将这修订本的第一册书亲手送给他,再想到他那亲切的笑容和微带口吃的谈吐,心头甚感辛酸。《射雕》中的人物个性单纯,郭靖诚朴厚重、黄蓉机智狡狯,读者容易印象深刻。这是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的特征,但不免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大概由于人物性格单纯而情节热闹,所以《射雕》比较得到欢迎,曾拍过粤语电影,在泰国上演过潮州剧的连台本戏,目前香港在拍电视片集;曾译成了暹罗文、越南文、马来文(印尼);他人冒名演衍的小说如《江南七侠》、《九指神丐》等等种类也颇不少。但我自己,却觉得我后期的某几部小说似乎写得比《射雕》有了些进步。写《射雕》时,我正在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和导演,这段时期中所读的书主要是西洋的戏剧和戏剧理论,所以小说中有些情节的处理,不知不觉间是戏剧体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疗伤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剧的场面和人物调度。这个事实经刘绍铭兄提出,我自己才觉察到,写作之时却完全不是有意的。当时只想,这种方法小说里似乎没有人用过,却没有想到戏剧中不知已有多少人用过了。 修订时曾作了不少改动。删去了一些与故事或人物并无必要联系的情节,如小红鸟、蛙蛤大战、铁掌帮行凶等等,除去了秦南琴这个人物,将她与穆念慈合而为一。也加上一些新的情节,如开场时张十五说书、曲灵风盗画、黄蓉迫人抬轿与长岭遇雨、黄裳撰作《九阴真经》的经过等等。我国传统小说发源于说书,以说书作为引子,以示不忘本源之意。成吉思汗的事迹,主要取材于一部非常奇怪的书。这部书本来面目的怪异,远胜《九阴真经》,书名《忙豁仑纽察脱必赤颜》,一共九个汉字。全书共十二卷,正集十卷,续集二卷。十二卷中,从头至尾完全是这些叽哩咕噜的汉字,你与我每个字都识得,但一句也读不懂,当真是“有字天书”。这部书全世界有许许多多学者穷毕生之力钻研攻读,发表了无数论文、专书、音释,出版了专为这部书而编的字典,每个汉字怪文的词语,都可在字典中查到原义。任何一个研究过去八百年中世界史的学者,非读此书不可。 原来此书是以汉字写蒙古话,写成于一二四○年七月。“忙豁仑”就是“蒙古”,“纽察”在蒙古话中是“秘密”,“脱必赤颜”是“总籍”,九个汉字联在一起,就是《蒙古秘史》。此书最初极可能就是用汉文注音直接写的,因为那时蒙古人还没有文字。这部书是蒙古皇室的秘密典籍,绝不外传,保存在元朝皇宫之中。元朝亡后,给明朝的皇帝得了去,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译成汉文,将叽哩咕噜的汉字注音怪文译为有意义的汉文,书名《元朝秘史》,译者不明,极可能是当时在明朝任翰林的两个外国人,翰林院侍讲火原洁、修撰马懿亦黑。怪文本(汉字蒙语)与可读本(汉文译本)都收在明成祖时所编的《永乐大典》中,由此而流传下来。明清两代中版本繁多,多数删去了怪文原文不刊。 《元朝秘史》的第一行,仍是写着原书书名的怪文“忙豁仑纽察脱必赤颜”。起初治元史的学者如李文田等不知这九字怪文是甚么意思,都以为是原作者的姓名。欧阳锋不懂《九阴真经》中的怪文“哈虎文钵英,呼吐克尔”等等,那也难怪了。后来叶德辉所刊印的“怪文本”流传到了外国,各国汉学家热心研究,其中以法国人伯希和、德国人海涅士、苏联人郭增、日本人那河通世等致力最勤。 我所参考的《蒙古秘史》,是外蒙古学者策·达木丁苏隆先将汉字怪文本还原为蒙古古语(原书是十三世纪时的蒙古语,与现代蒙语不相同),再译成现代蒙语,中国的蒙文学者谢再善据以译成现代汉语。 《秘史》是原始材料,有若干修正本流传到西方,再由此而发展成许多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波斯人拉施特所著的《黄金史》。西方学者在见到中国的《元朝秘史》之前,关于蒙古史的著作都根据《黄金史》。修正本中删去事迹甚多,如也速该抢人之妻而生成吉思汗、也速该被人毒死、成吉思汗曾被敌人囚虏、成吉思汗的妻子蒲儿帖被敌人抢去而生长子术赤、成吉思汗曾射死其异母弟别克帖儿等,都是说起来对成吉思汗不大光彩的事。《九阴真经》中那段怪文的设想从甚么地方得到启发,读者们自然知道了。蒙古人统治全中国八十九年,统治中国北部则超过一百年,但因文化低落,对中国人的生活没有遗留重大影响。蒙古人极少与汉人通婚,所以也没有被汉人同化。据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蒙古语对汉语的影响,可考者只有一个“歹”字,歹是不好的意思,歹人、歹事、好歹的“歹”,是从蒙古语学来的。撰写以历史作背景的小说,不可能这样一字一语都考证清楚,郭啸天、杨铁心等从未与蒙古人接触,对话中本来不该出现“歹”字,但我也不去故意避免。我所设法避免的,只是一般太现代化的词语,如“思考”、“动机”、“问题”、“影响”、“目的”、“广泛”等等。“所以”用“因此”或“是以”代替,“普通”用“寻常”代替,“速度”用“快慢”代替,“现在”用“现今”、“现下”、“目下”、“眼前”、“此刻”、“方今”代替等等。 第四集的插图(大陆版未收--编注)有一幅是大理国画师张胜温所绘的佛像,此图有明朝翰林学士宋濂的一段题跋,其中说:“右梵像一卷,大理国画师张胜温之所貌,其左题云‘为利贞皇帝信画’,后有释妙光记,文称盛德五年庚子正月十一日,凡其施色涂金皆极精致,而所书之字亦不恶云。大理本汉□榆、唐南诏之地,诸蛮据而有之,初号大蒙,次更大礼,而后改以今名者,则石晋时段思平也。至宋季微弱,委政高祥、高和兄弟。元宪宗帅师灭其国而郡县之。其所谓庚子,该宋理宗嘉熙四年,而利贞者,即段氏之诸孙也。”其中所考证的年代弄错了。宋濂认为画中的“庚子”是宋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年),其实他算迟了六十年,应当是宋孝宗淳熙七年庚子(一一八○年)。原因在于宋濂没有详细查过大理国的历史,不知道大理国盛德五年庚子是一一八○年,而不是六十年之后的庚子。另有一个证据,画上题明为利贞皇帝画,利贞皇帝就是一灯大师段智兴(一灯大师的法名和故事是我杜撰的),他在位时共有利贞、盛德、嘉会、元亨、安定、亨时(据罗振王《重校订纪元编》。《南诏野史》中无“亨时”年号)六个年号。宋濂所说的庚子年(宋理宗嘉熙四年),在大理国是孝义帝段祥兴(段智兴的孙子)在位,那是道隆二年。此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该馆出版物中的说明根据宋濂的考证而写,将来似可改正。 宋濂是明初有大名的学者,朱元璋的皇太子的老师,号称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但明人治学粗疏,宋濂奉皇帝之命主持修《元史》,六个月就编好了,第二年皇帝得到新的资料,命他续修,又只六个月就马马虎虎的完成,所以《元史》是中国正史中质素最差者之一。比之《明史》从康熙十七年修到乾隆四年,历六十年而始成书,草率与严谨相去极远,无怪后人要另作《新元史》代替。单是从宋濂题画、随手一挥便相差六十年一事,他可想得到《元史》中的错误百出。但宋濂为人忠直有气节,决不拍朱元璋的马屁,做人的品格是很高的。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
夏网版权与免责声明:① 凡夏网注明"来源:夏网或夏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夏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夏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夏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夏网",违者夏网将依法追究责任。② 夏网未注明"来源:夏网或夏网原创"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夏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夏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夏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夏网",夏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夏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与夏网联系。